承傳、使命 — 黎陳秀英師母

箴4 : 1 1 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行正直的路。1 2 你行走、腳步必不致狹窄。你奔跑、也不致跌倒。1 3 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他是你的生命。 今日是元福高興和歡喜的日子, 就是何景昕傳道被按立為牧師的大日子!元福有史以來第一次按自己教會成長出身的會友。何景昕傳道和太太嘉麗, 在中學時期與同學一起返到元福, 開始認識主耶穌基督,決志受洗歸入基督成為神的兒女, 後來更結為夫婦。他們的成長與元福大家庭緊密關聯。在成長的路上, 夫婦經歷很多高高低低, 起起跌跌, 上帝就在他們的人生道路看顧著、教導著, 似乎是不好的經歷, 卻化為祝福, 造就成材, 合乎主用。直到今天走上全職侍主, 被按牧的道上, 立志牧養羊群, 服侍永生神的教會。 過去元福都有出身的教牧, 但都是為別人造嫁衣嫦。今天如願地有自己牧者起來,擔當如此重任, 所需要的信心、膽量、心志… 都絕不簡單。我們該以真誠、以信心、合一在主的面前, 為新牧師祈禱。求主使用他, 領導元福共建社區的燈台教會, 成全基督對元福的使命!從人角度看來, 力量雖小, 但我們卻要相信上帝有祂的美意, 因為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 神的道路非同我們的道路。 元福是神自己掌權的地方, 祂才是元福真正的領航者和元首。教會組織是一個整體, 神要我們互相合作( 領袖與牧者) , 順服元首基督, 提防人罪性的自我不合一的態度( 弗6 : 1 1 – 1 2 ) 。盼望我們能同心合意建立元福, 上帝必彰顯恩典和大能, 成就主所喜悅的教會!懇求聖靈大大的充滿他們夫婦二人, 扎根和落實在元福土壤上, 承傳元福的異象使命,…

事奉是因主的厚愛 — 古藹文傳道

起初事奉的時候,你是存著什麼心態?我事奉是為了榮耀主耶穌。我事奉希望鼓勵和祝福他人。我事奉是致力將人與基督連結起來。我事奉是因為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和滿足! 我起初的事奉,內心是充滿喜樂、平安,帶著興奮的心情,而且清楚明白是因為要回應主耶穌深厚的愛去事奉。只是過了一段日子,事奉的熱情會慢慢退去,變成一種責任,再過多一段時間,當事奉路上遇到不同的難關如人際衝突、意見分歧、能力限制…心裡開始覺得掙扎,事奉慢慢變成一種重擔,失去起初的喜樂平安,也試過到了失去動力無法繼續事奉的時候,但是今日我仍然事奉,因為有主耶穌的愛繼續燃點和激勵我心。 在舊約有一條條例「倘若奴僕聲明:『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不願意自由離去。』…他就要永遠服事主人」(出21:5-6) 凡是被主的愛感動激勵的人,在他裏面必定有一個愛主的心。這愛主的心使我們願意放棄自我和追求世界的享樂和自由,而甘願在教會中作主的奴僕,服侍我們所愛的主。是主的愛也是我們對主的愛在心裏催逼和推動我們去事奉,這愛就是我們事奉的動機和動力。 凡是真正被主的愛激勵,因著愛主的緣故而服侍主的人,我們必然有一個受託的感動和召命,這受託的感召催逼我們盡心竭力服侍主。如果服侍主但裏面沒有受託的感召,往往不能長久容易半途而廢。召命既然已經託付我們了就要忠心事奉到底。 事奉到了某階段,漸漸明白事奉的目的是讓主能藉我們成就祂的心意。主的心意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建立基督的身體,也就是建造教會(西1:24)。藉著教會彰顯祂的榮耀,勝過祂的仇敵撒但,使更多人得拯救歸入主耶穌基督名下。我們的事奉是有份於父神在主耶穌裡救恩的計劃,實在是一份榮耀的職事。 多年的事奉體會到主藉著不同的經歷,豐富了我的生命和堅固我的信心,更願意去服侍祂,因為祂配得。因著主的厚愛與無限的恩典,讓我有一個感恩的心,繼續樂意地服侍去回應祂的愛。

神喜悅的教會 — 黎陳秀英師母

使2:42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2:47讚美 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神將傳福音的使命交給教會,從使徒行傳的記載中,看見昔日的信徒非常熱心,得救人數不斷增加,實在不難發現有以下的秘訣和條件!1.恆心遵守使徒時代的教會,信徒總喜歡聚會,彼此研讀神的話語和懇切的禱告,在家中和聖殿的地方,彼此用神的話語互相激勵。我們該學習在小組中多用神的話,彼此激勵。我相信這昔日的相交模式,對我們今天的小組很重要,沒有彼此用神的話激勵,我們吸納的可能是一般人所追求的玩樂層面相交,或許消極的話語和是非、講飲講食內容,對屬靈生命沒有造就。缺乏實踐真理的生活,就是沒有開放給聖靈介入,傳福音又怎會有效果?聖靈又怎能感動冷漠的心呢? 2.同心合意教會是五湖四海得救的人聚在一起,向着一個目標,就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為目標,這目標何等偉大!若是同心合意的去做,何等的豪情壯志,雖不容易,只要有決心,一定成功!我們能明白神的心意,為了這個目標,願意放下不合乎自己看法,能放下自己的執着和堅持,謙卑在主前禱告,讓聖靈來掌管我們的心,才能順服走進同心合意,遵行神的旨意,蒙神喜悅被祝福的教會!當外邦人看見教會的人彼此相愛,就知道主耶穌是又真又活的,教會就吸引人歸向主耶穌,也得著眾民喜愛! 3.懇切禱告禱告是基督徒生命和教會的支柱,沒有禱告,沒有力量。禱告,是接通天地線,一個接觸神好渠道;所以能恆心、懇切禱告,讓神傾福與我們,彰顯祂能力的一個重要態度和方法。昔日使徒行傳的記載,很多神跡奇事彰顯,就是同心合意懇切的禱告。我們彼此一起禱告經歷聖靈的觸摸和生命的轉化吧!當面對生活的困難和問題,若沒有懇切的禱告,聖靈也無法來觸動我們的心靈,賜我們信心。來吧!讓聖靈來充滿我們,每天加能賜力給我們,過得勝生活!懇求聖靈幫助我們,在這不冷不熱的世代,得着從神的愛心和熱心,為主發光發熱! 啟示錄3:19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

從少年的耶穌看信仰的承傳 — 何胡嘉麗助理傳道

最近有位姊妹在社交媒體提問如何教養快要踏入青春期的孩子?用什麼方法最合適?貼文一出當然有不少「過來人」回應,見到不少經驗的分享!很欣賞這位姊妹未雨綢繆,為將要發生的事情作好準備。為人父母,對於子女踏入「青春期」或多或少都會擔心這個階段性的轉變會帶來家庭關係上的緊張甚或衝擊,要如何面對或處理,也是每位父母必需要學習的功課! 這個貼文倒令我思考耶穌如何經歷他的「青春期」?約瑟和馬利亞如何教養青春期的耶穌?查看聖經四福音書記載耶穌的生平,多集中於他最後三年的傳道生涯。至於耶穌小時候的生活,則很少記載。從耶穌出生、逃到埃及,後再回到拿撒勒,之後便跳到他十二歲隨同父母往耶路撒冷過逾越節。唯一記載青少年耶穌經文是路2:41-52,記述少年的耶穌在耶路撒冷過節,回程時因與父母失散,父母拼命找了三天,最後他們在聖殿裡找回耶穌,原來這小伙子留在聖殿與教師們坐在一起,一邊聽一邊問問題。有板有眼,好一個資優學生,他的知識和對答令聽見的人都感到驚奇。當母親擔心地問他為何走失時,他「駁嘴」回答:「我就在爸爸家裡,有甚麼問題?」當時全場鴉雀無聲,沒有人明白他背後的意思。 聖經沒有解釋耶穌「駁嘴」是否受青春期荷爾蒙所影響,也沒有記載耶穌十二歲後發生甚麼事,但經文結尾說耶穌順從父母回到拿撒勒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 。綜合聖經其他記載,耶穌被稱為木匠兒子,相信他是生於基層的家庭,但他的父母每年到了逾越節,必會帶著耶穌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去守節期,相信耶穌的信仰承傳是從他父母的身教開始。 猶太人是一個很著重孩童教育的民族,在孩子一至五歲期間,便開始在家教導孩子,透過家庭教育幫助孩子認識神、敬畏神,又藉父母的言行身教引領孩子背誦經文,學習做人之道,建立應有的品格。猶太人父母相信,三歲定八十,故他們認為在孩子未入學校就讀之前,在家教導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責無旁貸。當孩子年屆五歲至十二歲時,父母必須送孩子到附近的猶太會堂接受宗教教育。因此,相信耶穌在孩提時,也曾像其他猶太孩子般在拿撒勒接受老師的教導。我們可以想像,耶穌的老師並不知道學生當中,竟有一位是神的兒子,是猶太人期待已久的彌賽亞!確實直到今天,我們沒有一位老師可以預知自己的學生中那一位將會成為大人物。所以,在培育下一代時,無論是父母、是學校老師,是兒童區的導師,或是學生區的導師,我們所要做的是盡心、盡性、盡力的教導孩子認識神: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

北上南下與我們傳福音的機會 — 何景昕傳道

廿年前,基督教內已有文章論及「北上」,那時的北上除了吃喝玩樂之外,所說的都是如何北上傳福音、如何建立事工及牧養。但時移世易,今天的氣候也不容易談起來。 今天教內文章已絕少提及北上的事工,反而坊間論及北上的經濟與人群帶來的效益,再者「南下」已是多年來的政策,我亦相信力度會越來越大,灣區經濟及民生事項也只會越來越融合,這是傳福音機會還是挑戰?信徒的信仰生命又會不會有所改變?對於教會層面來說,這也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我身邊不少會外內的教友,已經準備北上退休生活,有些遠至肇慶,他們有些在香港一所大型教會聚會,好些已是年長教友習慣候鳥式兩地居住,與當地鄰居相熟,雖不刻意談上信仰,但發覺當地人很多都是對信仰渴慕或有興趣,有些教友更會為當地小朋友英文補習,並點到即止式分享信仰。 9月初教會的祈禱會,碰巧大禮堂冷氣壞了,移師在小禮堂,正值天氣轉壞,下了一場大雨,有一途人入了教會避雨,他聽到有人分享但聽不明白(他是上海住的,在港工作),我看見了,盡力翻譯給他,也跟他交談及聯絡。原來他想慕道,只是工作往返兩地難以更深認識信仰;另一事件是最近友人邀請我倆北上吃飯,但他們忽然多帶一個新朋友來,心裡估量友人的用意,就在午餐時,我找到機會與那位新朋友分享信仰。兩件事,雖然暫時看不到什麼福音的果子,但我們深信,不斷禱告,讓聖靈在他們心中動工,到了時日就會結果。因為這對「好友夫婦」,十多年前也是硬土,經很多人的禱告、分享、傳福音,期間也經歷他們無數的抵擋,但聖靈的工作到了時候就讓我們見到成果。 最近9月份兩個佈道會,雖然弟兄姊妹帶來的新朋友並不多,但這兩場佈道會已有7個果子,我們都期盼主再次讓元福在佈道傳福音上興旺起來,佈道會是其中一種最直接領人歸主的方法,另一種就是友誼佈道。弟兄姊妹,你願意更多未信的朋友有得到福音的機會?你也看到神帶給我們的機遇?你可能是北上玩樂甚至是定居的那一批,把握小小的機會,也可拯救一個靈魂的機會;但你又看不看到「南下」的機會?今日的北部都會區或是洪水橋發展區,像不像40多年前的元朗?或許你覺得痴人說夢話,但我卻是期盼這些地方能為他們提供心靈的綠洲,另一個福音的中心。

我信聖徒相通 — 曾睿恒神學生

人有生老病死。針未拮到肉時,我們或有感遙遠;遇上的時候,才發現痛苦有如千斤頂般壓得沉重。是的,上帝是上帝,上帝也掌管生命,祂的計劃也是高過我們的理解。有時候,這些宣認卻未必能安慰得到悲痛的肢體。基督信仰還有其他理解死亡的向度嗎? 「我信聖徒相通」是使徒信經中短短的一句,您或許感到陌生。其實,聖徒相通的信念指的是,無論是在世的還是去世的,所有基督徒都因基督的緣故,彼此相連,成為上帝的兒女。既同在基督裡面彼此相連,我們就能為亡者禱告,就如在世的日子一般。我們相信上帝掌管生命,因此將亡者的靈魂交托予上帝,祈求祂憐憫,賜下安息與平安。代求絕對不是虛構出來的假安慰,而是自教會歷史以來,在世者真誠的對亡者的關懷。 代求也促進我們與上帝建立緊密的關係。過程中,我們向上帝表達我們對亡者的懷念與愛,我們的心靈會得到安慰,催迫我們對救恩的渴慕,驅動我們的哀傷轉化為盼望。因為,上帝聽見我們的禱告,會在祂的慈愛中回應。 親愛的弟兄姊妹,為我們所愛的亡者向上帝禱告。因為,我們所仰望的同一位主上帝,祂並不受時空阻隔,而是掌管生命。我們也在基督裡連繫在一起,無論是死是生。 主上帝的恩典是實在的,常常伴隨著我們,賜我們平安。

為主燃亮生命 — 黎陳秀英師母

歌羅西書1:6「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自從你們聽見福音、真知道 神恩惠的日子一樣。」 1980年,我們倆夫妻深深受聖靈的感動和一班弟兄姊妹共有20人,回應主的呼召從粉嶺來到元朗開荒教會。當時元朗並不多教會,原居民較多,鄉村的地區民風純樸,拜偶像風氣頂盛,屬靈上魔鬼勢力盤踞著元朗。元福開荒日子,黎牧師充滿創意舉辦「啱晒你時間」,吸引不少青年人。實在多得一班熱心的弟兄姊妹,帶領他們公司或工廠的工友和同事返教會參加啱晒你時間。 初期還舉辦了許多福音活動接觸社區,所需的魄力也不少。大家眾志成城,各盡其職,樂意分工合作的配搭;有預備茶點、帶領遊戲、表演、分享見証、講道…等。聚會充滿歡樂和創新,參加者有白領、工友和學生都能樂在其中,更重要是把決志信主的人留在教會中。當年教會只是一間400多呎租用住宅樓宇,聚會地方是黎牧師兩兄弟搭建的露台,十分簡陋,沒有美麗的裝修,也沒有很好的音響設備。吸引決志信主的人留下來,就是一班充滿熱誠的小伙子,他們為耶穌擺上和付出,不發怨言,彼此關心。順服牧者的帶領下團結一條心,依靠聖靈,不斷禱告,搶救靈魂,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和目標! 歌羅西1:28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 神面前。29我也為此勞苦、照著他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 我們很珍惜元福會友擁有宣教的使命和熱誠,並且知道主的日子近了,能搶救失喪靈魂,好像在倒數似的。懇求聖靈幫助我們的教會,復興我們、充滿熱誠、智慧,帶着聖靈的能力,得著屯元天區,如同神劃給我們的疆界!深信40多年前上帝的使命:成為元朗燈台教會,今天是可以實現的,主與元福同在!快快去為主收割祂的莊稼,盼望信主的人數不住的增長,迷失的靈魂甦醒,獲得屬天的祝福!求聖靈激勵我們的心志,渴求教會復興之火,燃燒著我們的心,隨時為主作見證,把握每一個傳福音的機會,邀請人到佈道會,或上街傳福音,為失喪靈魂禱告,讓我們大發熱心燃亮生命,為元福譜寫復興的未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 — 黎汝富牧師

香港地方細小,住得好擠逼,當兒女長大後各自搬出,到不同的地方居住,但都不離開香港這彈丸之地。倘若想要約出來相聚一刻,食餐飯傾吓偈,也十分方便,因為香港細小,交通方便。 若是居於內地或國外的人,就完全不同香港的居住環境了。一般找工作都可能要穿洲過省、離鄉背井,往往在找到工作才找固定的居所,先後不能倒轉,否則就帶來許多不便之處。這種情況下與家人相隔異地,不是容易相見,往往要等待春節、聖誕節等大假期有空間和時間,才能返鄉與家人相聚。 剛好過中秋節,這節日令人想起「人月兩圓」,思念家人的情懷,一家人能夠團圓何等溫暖和幸福!據我所知香港有許多家庭,雖然住在彈丸之地,但一年都是出來見一次,在農曆新年,彼此拜年食餐飯就算是親人交往。 我想!對我們作為基督徒來看,這樣如此薄弱的關係,怎樣向親戚傳福音呢?如何能關心他們逃避永恒的審判呢?我們在學習傳福音的學問上,先要與未信者建立關係,這是使他們信主的關鍵。這關係不是生下 來兄弟姊妹的名份,而是真真實實的互相關心,有彼此真誠的溝通。關係的基礎是信任,你希望要對方信耶穌,你能予人一份信任感嗎?向家人和親戚傳福音,困難之處就是未能獲得信任,只要你用真誠、關懷,就能建立家人或親戚的信任。就在一些節日思念身邊的家人,向他們表達關懷、問候吧!你傳講的耶穌他們才會接受的!

把握時機 — 古藹文傳道

弟兄姊妹還記得自己是如何信耶穌嗎?我接觸耶穌是在中五時有位同學邀請我參加教會舉辦的暑期營會,營會中由黎師母跟我分享見証帶我信耶穌。後期因為朋友不斷邀請我返教會,參加教會活動認識真理經歷耶穌真實,便一直到現在。相信大部分的弟兄姊妹信仰旅程的起點可以追溯,回到某個時間地方有人願意與你交往分享福音和信仰,在我們遇見神被神觸動之前,會先遇見人被人觸動,重點是現實中人先被人吸引,然後才被上帝吸引。如果是這樣我們如何好好預備自己吸引人帶人到上帝面前呢? 歌羅西書4:5-6「你們要把握時機,用智慧與外人來往。你們的言談要時常帶著溫和,好像用鹽調味,讓你們知道該怎樣應對每一個人。」 保羅教導我們應當用智慧與未信的家人朋友相處,相處來往是指我們在日常的行事為人,要活出以耶穌為中心的生活,在心態上有種迫切性,因為主耶穌再來的日子漸漸迫近,我們可以為主作工的時日不多,要憑聖靈所賜的智慧,認識人心靈的需要引導他們悔改歸主。 另外在言語上,保羅教導我們有三方面的表現: 首先言語帶著溫和,分享信仰切忌爭論。箴15:1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柔和溫和不但能消怒氣,也能使人的心軟化接受福音。此外,言語要像鹽調和,可曾聽過在聖經中把基督徒比喻為世上的糖,甜蜜的人見人愛?許多人傳福音時告訴人只要信就有平安喜樂凡事享通,卻避開「世人犯了罪,虧缺神的榮耀」,人需要先悔改接受耶穌,才能有真正的平安喜樂。我們要說造就人的好話,但要合乎真理不可虛假。我們的言語要像鹽一樣,放在傷口上會有刺痛的感覺,但卻有消毒防腐的果效。鹽也有提鮮調味的用處,分享信仰可以非常有趣,精彩不沉悶,能夠增添人對信仰的了解和追求。 最後,要常作準備回答別人,我們不知道神給的機會是如何,若然有親戚、同事或朋友正在考驗困境中突然問起:「你可以與我分享你的信仰嗎?」你可以即時清楚告訴他嗎?或者一位臥在病床的人向你說:「請你帶領我信耶穌。」你可以立刻帶領他決志禱告嗎?教會剛編制了一本傳福音佈道的小冊子,內容有如何帶領人決志,當傳福音時遇上難題如何回應…等等,非常實用,大家可到辦公室索取。求主幫助我們常作好準備為主所用,讓我們看見在生活中人心靈的需要,賜給我們智慧與膽量,也讓我們倚靠和順服聖靈的大能和引導,把握時機分享信仰傳福音,將人帶到主耶穌面前。

唱好人生 — 何景昕傳道

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約8:11) 看現今的中東、俄烏、中美等國際時事及經濟彷彿瀰漫著陰霾,加上近幾年自然災禍頻繁,童年所聽的「世界真細小」,彷彿只是一個童話,世界不常有歡笑了。香港人所關心:哎呀,那邊打仗就不去東歐旅行;日本地震、打風,那就去韓國;美國加息,那就調動資金去別的投資。誰會真正關心我們所在之地所發生的事? 即使我們有意識末世可能將近,基督徒應調較自己心態,努力傳福音及準備迎接主再來,但往往因大家事奉觀點角度有分歧而鬧翻。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的習慣、喜好及看法,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朋友間談論生活瑣碎事,或是什麼社會經濟時事、甚至信仰的觀點,有談天說地、有開心喜悅的;也有滲出苦澀的。但我們會否珍惜仍可以與對方共事共處?有否珍惜大家相識帶動的樂趣或甘苦? 每天生活都營營役役,有時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勞苦和愁煩也隨著我們,有些人會找方法紓解,有些則不恰當地用物質替代,更有一些會轉嫁怒氣在別人身上,成為代罪羔羊。我們可否有靜下來的反思空間:究竟我們怎樣持守所信的?只是每星期公式化的信仰?生活勝於生命麼?是什麼打亂了我們生活習慣?也是什麼令你與朋友、家人,甚至弟兄姊妹鬧不和?不能合一的原因,可能在於自己的面子,以及你與上帝的關係疏離了,沒有遵守祂的教導,不肯「死」(老我),也不想「生」(長進)。 在人群中安靜,有時不失為妙策。靜是可觀其變,靜也可反映自我的內在。若然自己所知所見是正確的,那就不需急於要勝過對方的意見;對方看不通是對方損失,那就讓他有學習的空間,包容及接納對方的失誤。不求自己的益處,就是不強行堅持己意,不只為自己好處著想,而是顧及群體的利益為先。正如經文耶穌所說,祂不是要定別人的錯也不定他的罪,但要我們學習不再犯罪了。靠著聖靈的能力,讓我們原本失去指望無能為力的生活,再次積極鼓動起來,求主釋放我們內心的綑鎖重擔,主的恩典,必再次讓我們活過來。不再枯乾,而是有著從上帝而來的生命氣息的人,「我們」再次活起來!我們為著大家再次唱好生命,奏出生命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