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事奉不鬆懈 – 何景昕傳道

剛剛在聖誕節, 收到一位幼稚園同學的長途電話, 除了彼此問候近況,更被告知她所住的地方當時已突破一萬宗o m i c r o n 病毒感染, 似乎感染速度不斷增加, 擔心並忠告香港的朋友… … 我也不敢輕言香港會不會像歐美國家般失守, 但我們有了S A R S 的經驗後, 各人在防疫意識方面, 普遍是好過他們的。話雖如此, 若是我們輕看或是自恃, 就必定失守並再次陷入之前的狀況。 教會設立部門及事工服侍人員嘉許禮, 感謝各事奉人員過去的付出, 特別是在兩場主日崇拜展開後, 大家都多付了一倍的時間及力量, 仍然謹守崗位, 使主日及其他事工運作如常, 這是大家一同努力的成果。然而, 在此鼓勵大家仍要努力不鬆懈, 並經常調整自己服侍的心態: 1 . 要為自己仍有事奉的機會存感恩的心, 不計較不抱怨, 因為能有「服侍主」的機會是上帝的恩賜。 2 . 常常與主連結, 「服侍」才會有生命更新, 結出更好的事奉果效。 3 . 求聖靈常常提醒自己作聖潔的事奉, 使主喜悅和使用。 4 . 求主賜智慧和忠誠去作服侍, 放心交託及支取從主而來的事奉力量。 5 . 求主讓事奉團隊合作, 能有效分工及彼此配搭地事奉。 6…

誰平定風浪? – 何景昕傳道

按西方傳統, 今天是拆禮物的日子。兒時總不明白為何多此一舉有這日, 心只想收到禮物當然是盡快拆, 就早點有滿足感。即使長大後, 我也不大喜歡要訂、要等的東西。無他的, 現代的生活節奏壓根兒是不容許我們享受靜待和期待, 因為人的本性總是想到什麼就要即時得滿足。 2 0 2 1 年將近尾聲, 活得好嗎? 平安嗎? 感恩嗎? 還是經歷了如風如浪的事情嗎? 有恐懼? 頓失方向和平安?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 耶穌平定風浪的事跡已聽過不知幾多遍, 大概只會憶起耶穌「斥責風向海說」, 風浪就平住了。可會想門徒當時的看見忽然狂風大作, 那種驚慌無助, 向耶穌求助: 「我們快沒命了, 你不管嗎? 」( 可4 : 3 8 ) 。耶穌平定風浪後,對門徒說那句: 「為什麼膽怯? 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 我們又會否記著? 每當我們遇上困苦時, 我們都會與門徒同樣的態度— 我們快沒命了, 耶穌你不管嗎? 究竟「信耶穌」只是一個信仰? 抑或只是一個聽了多遍的聖經故事? 反之, 耶穌又怎樣看門徒及我們? 耶穌及時才平定風浪, 目的是讓門徒在經歷上有成長, 祂訓練門徒也儼如拆聖誕禮物一樣, 留待那天才拆開, 令祂滿心喜悅; 同樣, 當我們人生的經歷尤如那場風浪時, 耶穌都期待你的態度, 怎樣相信祂能帶領你平定人生的風浪。 人成長後才漸漸發現,…

留下新來賓 – 古藹文傳道

今年門訓除了要完成讀經一次, 恆常做什一奉獻之外, 還有最少帶領一位新朋友參加教會任何活動或聚會。教會由四月四日恢復實體主日崇拜之後, 累積已超過二百位, 平均每月有二十五位新來賓參予教會各種活動, 而大部分是主日崇拜聚會。是由大約一百多位的弟兄姊妹帶來的,其中約有八十位是參加門訓。還有數字顯示有超過四十位弟兄姊妹超額完成( 帶多過一位新朋友) , 更有一位已帶領超過十位新來賓參加聚會。最興奮的是本身是新朋友的也會帶新朋友參加。為弟兄姊妹努力行動邀約而感恩。 這次邀約新來賓的形式能夠帶動一種積極參與的氣氛, 這氣氛比較之前「擺明車馬」要弟兄姊妹傳福音而帶新朋友返教會來得輕鬆和容易, 對新朋友來說也會感到舒服和自在。配合教會多元的活動, 除了主日崇拜、週六青年崇拜、小組、還有各種活動、課程和興趣班, 提供弟兄姊妹多樣化的機會發出邀請, 同時也讓新朋友多方向和層面認識接觸教會, 了解基督信仰和生活。 我們邀約新朋友來到最終的希望當然是讓他/ 她們留下來, 聽到福音認識及接受基督救恩。有學者研究每邀請二十五位新朋友, 只有十五位答應會來, 而那十五位當中通常有八到十位真的應約來到, 而這些人裡面又只有五到七位在往後還會繼續參加聚會。即是邀約的人中到最後有兩至三成會留下, 照數字計算如果今年有二百多位新朋友, 就會有四十至六十位留下, 繼續接觸教會, 盼望能夠成為神國度的一員。 如何讓新朋友留下? 除了繼續邀請, 還要不住禱告, 祈求主耶穌保守新朋友聽到的神話語, 看到神在人生命的作為, 被神觸動的感受都藏在心裡, 賜他們渴慕追求的心在生活中會思想去體驗。除了繼續邀請, 不住禱告, 弟兄姊妹你願意多走一步, 認真地裝備好自己, 最基本可以做初信者的栽培員, 將耶穌的吩咐和教訓與他們分享, 一齊實踐, 一齊成為基督的門徒。阿們!

活化信仰 – 何景昕傳道

活化一詞, 通常讓我們想到把老舊建築物, 需要重修或注入新元素, 來讓它繼續在歷史上存留下去, 否則只會荒廢或被清拆。若是有機會歐遊, 會發現有很多莊嚴宏偉的大教堂, 除了供旅客參觀之外, 好些更開放作為派對的租賃場地, 只要商業機構付得起錢, 白天人跡稀少的莊嚴教堂, 晚上頓時吸引人來, 但卻是來狂歡。 曾經信仰極興盛的地方, 甚至整個新教的發源地, 現在卻因信徒的心冷淡、生活安逸、隨從世界思想、甚至接受異教背信棄義, 失卻了自己作光作鹽的用處。一間再宏偉的教堂沒有注入信徒的質與量, 也只不過是一棟供人欣賞歷史建築物, 彷如沒有靈魂的軀殼, 這樣的教會也不會有上帝的同在。 最近教會的課程— 五旬宗的信仰特色與實踐, 會否引發你對自己宗派、甚至信仰的反思? 當信主的年日越長, 有時好像發了呆嗎? 出席崇拜的心態是規律但流於空洞? 參加小組像是派對般的飲食男女? 你的信仰與生活是否已經割裂嗎? 最近有報導指出連信仰都發展科技化時( A . I 人工智能) , 你又以什麼心態持守你的信仰? 我很喜歡「神召會」這個命名: 「上帝親自召集自己的選民」, 不論中英文都改得很貼合「教會」的原來意思; 而教會ε κ κ λ η σ ι α 原文就有向外召集或「主的召集聚會」的意思。由此看來, 我們就是一群從外被蒙召, 聚集敬拜上帝到相交, 再向外擴展的選民。教會的產生是由被基督拯救的人所組成, 也是成為傳遞救恩福音的地方, 這就是原本教會的本質, 不過當我們失去了力氣、方向或目標, 教會就如上述所說,流為一楝建築物。如果活化建築物讓它得以存留, 那麼活化自己的信仰又是什麼? 「活」就是活像基督、活出神的旨意、活出見證……

心「願」誠服地奉獻 – 古藹文傳道

十月初的崇拜聽到姊妹回應天父在她心靈呼喚, 甘願將所有的積蓄全然獻上作為教會裝修之用, 心裡非常感動。崇拜後有機會與姊妹分享當時她聽到天父的呼喚, 即時的反應如何, 之後實踐的過程又有何經歷。姊妹說領受的一刻心裏平安即時答應, 到要實際行動將所有積蓄全然擺上的瞬間, 坦承心裏非常掙扎及感到肉痛「I  f e e l h u r t 」明白她的「H u r t 」是表達「奉獻到入肉的痛」。姊妹分享這痛是極短暫的, 順服地奉獻後心靈已被平安喜樂所充滿。 記得教會剛搬到現址時, 同樣經驗一次「奉獻到入肉的痛」。坦然領受天父回應我要奉獻金額的一刻已經「f e e l h u r t 」心裏非常掙扎也極為作難, 但既然上帝已回應我的禱告, 無法假裝充耳不聞, 也深知不甘心樂意的奉獻不能得天父喜悅, 於是大膽向天父祈求三個理由幫助我奉獻。天父既真實又幽默, 確實給我三個理由讓我在這次奉獻上不再掙扎, 更加心願誠服地為天父擺上。 1 . 為擁有的感恩亦要做錢財好管家 天父教我看見半杯水, 不要看空置的一半, 要專注餘下的一半為此感恩, 因一切源自天父供應。最重要教導我要作個好管家, 更有效的管理和善用餘下的錢財。 2 . 漸進式和互動的信心操練 天父教我奉獻是信心的操練, 金額由小數目開始。例如什一奉獻有一百元便奉獻十元, 一仟元奉獻一百元, 奉獻的信心是續步建立的。明白天父希望透過什一奉獻上尖下流傾福予人, 假若人不作奉獻, 難以承載天父的傾福。 3…

月是天父做.餅是表關懷 – 何景昕傳道

太陽還存, 月亮猶在, 人要敬畏你, 直到萬代! ( 詩7 2 : 5 ) 好不容易又到中秋, 在古代稱為仲秋, 據文獻記載應是始於唐初, 而現在的華人仍對中秋節有份情結, 因為畢竟是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在這裡不著墨中秋節背後的起源, 但其節日的意義, 影響深遠以致一直世代相傳。亞洲很多國家都有慶祝中秋節, 雖然起源不一定一樣, 但其意義都幾乎是為了一家團聚, 欣賞這輪明月照耀大地, 象徵著圓滿和團結。 現代交通和科技發達, 雖然是拉近了地域的界限, 卻拉闊了人與人之間的聚攏性, 特別近年香港再次掀回移民念頭, 很多家庭總有親友選擇在彼岸過他們的人生下半場, 傳統的中秋節無奈地顯得冷清了。特別是一些移民了的家庭, 可能遺下父母、長輩在香港甚或老人院, 令他們的心裡更多了一分寂寞。 教會近幾年都鼓勵信徒在端午節和中秋節探訪親友鄰舍, 送上祝福。對象不只是老弱, 或許是鄰居、或許是不常見的親友或教友, 目的就是透過這些節日探訪, 表達關愛。論到關愛也是對上帝一種回應, 能付出時間、精神甚至金錢去關愛一些不大認識的人, 若不是有愛心, 也難於行動。一個願意呈上奉獻的人, 就是甘心把手上無論是財物、精力、時間、任何資源、甚至是你自己全人, 都交託給神, 這也是作為管家, 不只是在金錢上的奉獻行動, 而是把自己作為祭物, 完全獻呈給上帝。 獻呈不單是奉獻的心態及對上帝愛的回應, 也會看到上帝無微不至的祝福。 願主賜你們得太陽下的美果, 月光中的佳穀。( 申3 3 : 1 4 )

重建生命.健康人生.快樂家庭 – 何景昕傳道

今日的社會, 無論是營商的或不同層面的團體, 總會有著不同口號( S l o g a n ) , 以簡短的文字, 把主題或產品的優點和特色表達出來, 滲透訊息給接觸的對象。主題式口號是可以定期更換, 用以配合不同主題或產品; 但核心標語( T a g l i n e ) 不會常換, 甚至應該盡量不變, 因為這是團體或公司的主張和理念, 來反映其背後的營運邏輯、方向及觀點等, 也是其「價值觀表達」和形象的濃縮, 更是該團體或公司之存在價值和意義作出條件式反射。 元福每年有著不同主題的口號, 但核心標語: 「重建生命. 健康人生. 快樂家庭」卻用上了超過廿年, 這正反映出元福把信仰精意與在世理想生活結合, 成為元福的使命: 我們靠著耶穌得以重建生命, 讓我們能活出健康人生, 擁有快樂家庭! 這不單單是一句標語, 更是基督徒應有的生命歷程! 多年來元福致力透過福音幫助人在耶穌愛裡成長, 扶助那些迷網、挫敗和受傷的心靈, 找著人生的意義和方向,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要救一切相信的」( 羅馬書 1 : 1 6 ) 作為一所社區教會。元福鼓勵信徒要實踐主的大誡命和大使命, 以福音重建生命,…

讀經習慣 – 古藹文傳道

教會從年頭推行門徒訓練, 實踐讀經計劃已超過半年, 傳道同工也盡心竭力推動各樣補讀班、解經班、研經班等等,務求大家投入參與這項計劃。大家讀經的進度如何? 如果能夠跟隨日程進度的, 為你感恩; 如果已經墮後一段距離, 鼓勵你還有時間可以急起直追。 當大家進行半年讀經後, 會否發覺生活規律上有所改變? 如果開始覺得一天沒有讀經而渾身不自在時, 即是初步已養成續經習慣。盼望你繼續堅持下去, 還有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讀畢聖經一次。讀畢聖經一次當然重要, 但養成每天讀經習慣更重要。 雖然我們推動是一種速讀的形式, 讀經過程未必明白所有內容, 只是當我們每天讀經的時候, 就是上帝向我們說話,我們認識上帝的時候。相信讀經期間總有一兩句或一兩個字觸動心靈。如果是早上讀經, 帶著這一兩句說話進入生活工作中, 經驗上帝說話的提醒和同在。如果是晚上讀經的, 就讓上帝的說話作為鏡子檢視整天生活歷程, 經驗上帝光照知道改善地方。雖然是速讀, 但上帝話語是滿有能力的。 現實中信徒何時用到上帝話語? 許多是遇到問題、挫折、困難的時候, 就會翻開聖經看看上帝有何指引或出路, 因為最記得「神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 是我路上的光。」, 經文記載在詩篇1 1 9 : 1 0 5 , 但之後1 0 6 節繼續說「你公義的典章, 我曾起誓遵守, 我必按著誓 言而行。」我們常掛在口邊要遵守實踐上帝的話, 又是否認真地做到呢? 盼望我們不只是遇到問題時才依靠上帝的話,而在平日生活中時刻遵行, 成為我們隨時的提醒和幫助。 一棵樹要靠樹根盡力延伸進入土壤, 探取蘊藏豐富養份的地方, 在那裡抓緊土壤吸取養份, 樹才會穩固成長。我們生命就像一棵樹, 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生命主要養份, 也需要我們盡力追求、探索進入、理解消化, 吸收才能成長。養成讀經習慣是起步, 求上帝繼續打開我們讀經胃口, 讓我們成為渴慕和實踐上帝話語的人。

元福角落 – 古藹文傳道

元福角落主要是一個基督教信仰精品的寄賣平台, 在今年四月二日正式投入服務, 至今已運作超過三個月, 反應良好。元福角落設立的目的主要有三樣: ( 一) 補足區內信仰精品缺乏 每當遇上一些特別節日如復活節、聖誕節、有家人朋友洗禮、生日、婚禮的日子, 總希望送上有信仰元素的精品表達心意。可惜區內銷售基督精品的地方寥寥可數。元福角落的出現, 提供弟兄姊妹多點選擇, 送禮自用皆合適。 ( 二) 塑造信仰生活文化 猶太人建立信仰文化傳統非常有效, 其中一種是從家庭擺設、身穿衣服及隨身攜帶物品入手。猶太拉比按著三段重要的經文: 申命記6 章4 – 9 節、1 1 章1 3 – 2 1 節和民數記1 5 章3 7 – 4 1 節, 稱為「示瑪」( S h e m a 意思是「聽」) , 弄成卷軸放在匣子內, 掛在房屋門框上成為「門柱聖卷」, 出入時刻緊記上帝說話。又以皮帶繫綁在額頭、佩戴在手臂和手掌上的「經文匣」在儀式中時刻禱告 。此外, 還穿著四角繫上繸子的內衣, 這些繸子以特定的方法打成結象徵6 1 3 這個數字,提醒他們遵守律法書中提到的6 1 3 條誡命。以上的傳統都具體地顯示猶太人從家中擺設、隨身物品,…

母親快樂 – 何景昕傳道

願你的父母歡喜, 願那生你的母親快樂。( 箴2 3 : 2 5 ) 據文獻最早的母親節源於古希臘, 到了1 7 世紀, 有英國教會以此表達尊敬耶穌的母親— 馬利亞, 而美國母親節的典故是由瑪莉( A n n a M a r i eJ a r v i s ) 發起, 她終身未婚也沒有當過母親, 但是非常感激母親多年來照顧, 在記念自己已故母親的同時, 也提出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默默無私奉獻的母親們, 瑪莉與朋友四處向國會議員等提議, 把五月第二個週日定為母親節的想法, 幾年間擴展至整個美國。1 9 1 3 年國會確定將每年5 月的第二個週日作為法定的母親節, 以表達對母親的尊敬, 而康乃馨也是源於瑪莉的母親生前最愛的花, 於是也順應成了母親節的象徵。雖然其他國家的母親節分別定在不同日子, 但幾乎全世界都會對母親節賦予肯定及尊敬的。 當人越來越重視這個節日, 商家們也不得不把母親節看為產品促銷的節日, 有美國組織調查, 每年單是購買母親節禮物, 合共花費約2 0 0 億美元以上。一般而言,…